【吉隆坡讯】 安利集团 2025年第一季的净利,直接从去年的3684万令吉跳水到1805万,几乎砍了一半!这样的数字放在任何一家上市公司上,都足以引发投资圈的震动,更别说是拥有长年品牌声誉的安利了。
不过,事情真的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糟吗?其实,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这次的“腰斩”,背后藏着的,是一连串全球和本地市场的复杂连锁反应……
成本、汇率、行销——【 安利集团 】三面迎敌仍不退缩
一来,原材料进口成本飙升是无可避免的——特别是在令吉走弱的当下,采购压力自然水涨船高。再来就是运输费用依旧高企,令整个成本结构雪上加霜。
最让人意外的是,在这样吃紧的环境下,安利集团反而加码了市场行销支出,包括为庆祝40周年所投入的大量宣传资源。很多企业在逆境中选择缩手,但他们却反其道而行,这难道不值得思考?
你可能会问:是不是太冒险?其实,安利这招,是在保“气势”与“人心”。
不只活下去,还要“走得远”——安利集团的应对方式
眼下虽然看起来不理想,但安利集团依然选择推出13款新产品,这种战略布局,讲白了就是要提前占位市场。不只如此,公司还强化其数码平台,协助旗下直销伙伴更有效率地推广产品——这不是一时冲动,而是稳扎稳打的基础建设。
另外,他们宣布照常派息(每股5仙),在投资者间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:安利还在、信心未减。
这些看似不惊艳的决策,其实更显公司面对风浪时的沉稳与前瞻。
安利集团 | 走的是“长线”,不是“快赢”
或许你和我一样,在看到净利“砍半”的数字后,第一反应是担心。但如果我们拉长时间来看,会发现安利集团并非急于漂亮数字,而是坚持深耕经营。
在如今变动快速、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,这种稳健思维,比起短期成绩,更值得信任。
结语:风浪当前,安利集团守得住初心
安利集团这次的成绩单,确实不是太亮眼。但在利空之中,我们看到的是企业面对压力时的理性决策:没有盲目砍预算、没有急着保数字,而是用实际行动在稳住阵脚。
走长期路线,注重品牌价值与用户关系,这或许才是安利集团真正的底气所在。